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11月22日對外發布了近日印發的《湖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據介紹,該方案分“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階段,依據全省重點行業和區域發展實際需要,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提出了重點行業領域的“碳達峰十大行動”,明確了長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區域板塊的碳達峰重點任務。鼓勵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
當地時間11月2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閉幕。大會就氣候變化減緩、適應等《巴黎協定》履約重點議題做出進一步安排,通過多項決議,達成了相對平衡的一攬子成果,釋放了堅持多邊主義、合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積極信號。
廣西首家林業碳匯研究所日前在廣西林科院成立。該研究所將為全區森林質量提升與固碳增匯提供科技支撐,助力林業碳匯資源開發和利用。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原定于當地時間18日落下帷幕。由于眾多問題尚待解決,本次氣候大會主席國埃及當天宣布,大會將比預期至少晚一天結束,并呼吁談判代表“做出改變”,就懸而未決的問題達成協議。
第五屆進博會上,2022零碳中國城市峰會吸引了中國多個城市的市長、學者、企業家、投融資機構齊聚一堂,共商零碳發展路徑。
近日,科學技術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氣象局、林業和草原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兑巹潯诽岢鰬獙夂蜃兓?、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生態環境監測、大氣污染防治等十大重點任務,對多項氣象相關工作作出部署。
2022年10月27日上午,在生態環境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
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在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10月21日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今后將繼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加快推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穩妥有序推進全國碳市場。
近日,國家林草局、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保護濕地的目標任務,并提出將實施30個濕地保護修復項目。
10月11日,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進一步持續,預計會延續到2022/2023年冬季。
10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明確了大力推進非化石能源標準化、加強新型電力系統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完善新型儲能技術標準、加快完善氫能技術標準、進一步提升能效相關標準、健全完善能源產業鏈碳減排標準六項重點任務。
當地時間10月7日,國際民航組織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總部達成一項協議,力爭到2050年實現航空旅行零碳排放。
9月29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0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這與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2020年WMO溫室氣體公報》相呼應,報告了中國2020年主要溫室氣體監測數據情況。
當地時間9月27日上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57次全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本次會議。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翟盤茂作為主席團成員參會。
與2012年相比,北京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37.8%,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降幅超過45%。自2013年建立監測以來,全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逐年下降,由2013年9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累計下降63.1%。
直徑小于5毫米,甚至達到納米級,肉眼幾乎很難發現的微塑料,卻被人們不知不覺中吃、喝或吸進體內。研究發現,這可能成為人類健康的又一“隱形殺手”。目前,我國多地已出臺相關規定加強塑料治理。
十年來,中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0.32%。近十年中國為全球貢獻了四分之一的新增森林面積。
碳達峰是指全球、國家、城市、企業等主體的碳排放在由升轉降的過程中,碳排放的最高點即碳峰值。碳中和是指人為排放源與通過植樹造林、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等人為吸收匯達到平衡。
2022年夏季,我國氣候總體溫高雨少,全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全國平均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二少。但降水空間差異明顯,主要多雨區在我國北方,遼河和海河流域降水量明顯偏多,而太湖和長江流域明顯偏少。汛期雨季進程較常年偏早。夏季高溫極端性顯著,366個國家氣象站(占全國總站數15.1%)日最高氣溫持平或突破歷史極值。
由世界氣象組織(WMO)主辦、中國氣象局協辦、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承辦的氣象與全球服務貿易展亮相今年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許小峰表示:本次展品意在表達“走低碳發展道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為建設美麗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理念。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今日在北京迎來首個開放日。以“氣候變化與持續發展”為主題的首屆氣候經濟高峰論壇隆重舉行。中國氣象局局長莊國泰表示,中國氣象局將加強與WMO和各國在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與交流。